拍片永远都有困难,你怎么解决?
导演最理想的场景是这样的:剧本的每个场景描述清晰简洁,故事板绘制的完美,不多花力气就能搞定分镜头和拍摄,剪辑时能立即说出如何拼接场景。在片场大家都睡眠充足,工资也都很丰厚。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但,这从某方面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电影拍摄的过程存在着混乱,很多麻烦让人处理的很崩溃,但也是因为这些,拍电影才有了一种魅力。
电影是合作的艺术,只有导演或者只有演员,永远无法成就一部戏。只有通过演员、拍摄团队、后期制作等多方合作,才能将一个剧本场景绘制成故事板,然后到分镜头,然后拍成一场戏,再通过剪辑,才能形成我们想要的“影片”。也是有了这些阶段,很多人说电影是在做减法,从一个想法,到实现出来,总是差了很多。
今天这个案例是一个低成本的案例,是一个网剧《Three Trembling Cities》,半纪录半虚构,总共有10集,讲述纽约移民的心路历程和为工作、家庭、梦想、金钱和人际关系等痛苦挣扎的种种。主要围绕两个移民“圈子”所讲述,重点讲述的是身份和生存。不是这部剧很棒,而是拍摄这部剧他们一样没有多少钱,找的演员没有明星,还觉得费用高,器材是没有什么电影机,就是用的微单。
这是导演Arthur Vincie拍完网剧之后在博客写的总结,将剧本中的两个场景进行分解,从故事版,到分镜头、安排演员走位,拍摄和剪辑,一步一步讲解制作过程。你会发现,与其说电影是减法,不如说是自己没有利用好团队,电影是团队的艺术。
想法
故事,本季初,身份圈的两对“人物”初次见面。在第一场戏,室友/好朋友/校友乌尔米(Nandita Chandra饰)和伊洛纳(Tjasa Ferme 饰)走在街上,当乌尔米接了通丈夫的电话后他们分开了。伊洛纳站在街角,点了根烟。第二场戏,姐弟关系的阿金(Sherz Aletaha 饰)和贝赫鲁兹(Arash Mokhta饰),他们走在同一街区同一条街的对面。阿金要了跟烟。贝赫鲁兹看到伊洛纳抽烟于是走过来问她要了跟。阿金接了通情人兼同事的电话。接着,这个场景就在乌尔米和阿金日渐紧张的关系、不相干的对话以及贝赫鲁兹和伊洛纳相互调情的镜头间来回切换。当乌尔米和阿金都通完话后,加入了伊洛纳和贝赫鲁兹,四人在贝赫鲁兹的建议下去了酒吧。
乌尔米和伊洛纳正处于友情关系的关键点——伊洛纳即将前去迪拜教学,并将开始意识到他们之间价值观有多不同。阿金和贝赫鲁兹刚为是否要回伊朗参加演出而争吵,在父母也反对的情况下。讲电话和“美好相遇”间的镜头交切对比,揭示了四个角色的各自经历。
如何视觉化
作为编剧兼导演的挑战之一是如何纸上的场景变成“活的”。这部剧有四个能说会道的角色(两个英国文学博士,一个律师和一个演员)。那么,这个场景要在几乎只有对话的情况下要怎么制作才会有趣呢?
存在的困难还有以下三点:
剧中有大量人物——7个主角、4个配角。要如何从视觉上简洁地表现他们之间的关系呢?
大多数实景地相当普通。如何通过这些实景地拍出纽约市的特色呢?
在预算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只能付得起8天主要场景开拍的时间,意味着每天要拍8至12页,意味着每个场景尽少使用的摄影机和灯光设置。在这种情况下要如何拿出好的作品?
重写。
第一步,砍掉“赘肉”。我将一些短片段并入蒙太奇,重新组织几个小片段,砍掉多余的对话。摄影师/制片人Ben Wolf、制片人Debarati Biswas和DariaSommers都各出一份力,给予反馈和建议。
剧本分析
开拍前,做了剧本分解,主要目的是为了以下几点:
1,每场戏角色各自的目的和阻碍是什么?
2,这些角色爱的是谁?看两个人争吵并没意思,看两个彼此相爱的人争吵才有意思。
3、每场戏的“节奏”是什么——潜台词在哪里开始产生转变?这些节奏是自然的切入点,能够指引走位和分镜表。
4,每场戏的标志图像是什么?可以是对话里提到的东西,或者是场景里的物体,这些图像能够帮助你做音效和美术设计。
5,场景开始前发生了什么(可能是完全脱离剧本,或者先前场景的一部分)?有助于演员把注意力集中在场景开头,也可以使你明白“速度”或开场镜头的性质。
我一场戏一场戏地过剧本,写下这些要素,这有助于使我更好地准备和演员的合作,和剧组沟通,意识到如何拍摄以及删减剧本。
和演员共事
演员卡司投入是关键。一个演员能够通过一个神情或一个动作就传达一句台词。有时,重塑角色使它更符合演员的背景或经历会更好。
《Three Trembling Cities 》的演员一直提供相关建议和想法。Nandita来自印度北部城市西姆拉,而她的角色乌尔米原本是来自于加尔各答。Nandita说的是北印度语,然而在加尔各答出生长大的人说的是孟加拉语。于是,为了消除类似这样的问题,我把角色重新改写成来自西姆拉。虽然只是相对较小的改变,但却使角色更加真实。
Arash和Sherz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波斯语,扮演伊朗裔美籍姐弟,他们在戏中进行了激烈争吵,因而争吵过程中切换语言是很自然的事。我并没有具体指出应该在哪处切换语言,我告诉他们跟着感觉走就行。
勘景
当我还在写剧本的时候,摄影师和我就讨论过拍摄问题。他希望能尽可能多地展示纽约,特别是有大量、不同的移民群体的区域。早春时,我们在杰克逊高地、湾脊和之间的一些区域做了几次勘景。湾脊有个特别大的街角我们认为是一个相当棒的点作为角色碰面的场景。
餐馆和hookah吧作为背景,长凳和人行道作为前景,两景视觉上搭配得极其好。
剧本原本要求这两对从街的对面各自出发,然后贝赫鲁兹看到伊洛纳抽烟后走过去。但是,后面发现这个场景更难拍摄,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在街道两边协调表演,同时祈求不要有汽车或巴士此时挡住我们的视线。让两对走在街的同一边会更好拍。
这个改变也开发了一些很酷的视觉点子。摄影师Ben发现他能在前景/背景各个点将四个角色纳入一个画面里(看下图的设置“A”)。比起在几个讲话的人头间切换镜头,这种构图使整个场景更富活力,使画面具备纵深感和地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