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纪录片的拍摄特点
1几乎全用广角镜头拍摄,包括现场采访和人物跟拍。个别全景换成超广角的鱼眼镜头。(设备上的差距啊,目前我能使用的大多是佳能19倍、富士能20倍或16倍镜头,没有条件使用广角镜头。如果加上82毫米的广角附加镜,画面鱼眼变形太厉害,最多只能拍一两个全景。16:9加上广角镜头,拍摄起来能更多地交代周围场景和人物)
2除去特殊摄影(水下、航拍、高速摄影等等)全景或空镜全部使用脚架,而其余的镜头都是用手持(肩扛)。(我发现的是不但是一些跟拍,而且很多原本可以用脚架的场景也用手持拍摄的方法。他们的手持是非常稳定的,比起脚架有着更大的灵活性和现场感,更容易营造纪录片风格)
3室内采访大多都是在黑屋,打光拍摄。现场采访基本都为手持拍摄,有微晃,正面斜方的采访角度使用得不多。(以前为求省力,常用脚架来进行现场采访,导致拍摄出的画面死板,因为脚架的升高与降低就这点范围,拍摄角度受限,而且画面固定一动不动,还不如微晃的画面来得生动)
4慢拉或慢推使用得不多,取而代之的是移近与快拉快推,或者利用快速推拉很短的距离造成的特殊摄影效果。(这点比较受刺激,我常用的慢拉或慢推相比起来就像SB,显得过于中规中矩了,不容易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5斯坦尼康与摇臂。现在的摇臂不再如以前这般从下摇到最高点了,也不用于平滑地跟拍某个长镜头(因为这种镜头完全可以由斯坦尼康来更灵活地拍摄)。现在的摇臂主要还是用于配合广角平摇俯瞰某个大的场景,斯坦尼康主要用来作运动采访和围绕某物体的环绕特写。
6人物出场。在这些商业纪录片中总会有个人物,他们与纪录片本身要描述的事物并无直接关系,他们多半是这方面的专家或是最了解该事物的人。在他们出场时并不是常规的方法。一般拍摄人物,出场,国内多半使用人走两步或在干什么事,然后刷一下静止,旁边出来人物介绍。而商业纪录片不这样,他们要么使用电影中常见的的环绕人物360度的拍摄,要么设置一个场景直接把这个人物与主题事物联系在一起。(比如关于犯罪纪录片的人物是一个私家侦探,拍摄他的出场,就会在介绍案发现场之后,先将镜头聚焦到案发现场警方的隔离绳上,然后缓慢平移一小段,最终利用景深效果把焦点移动到隔离绳后面的侦探身上,这个出场只有几秒,但体现的不只是技术,而是对纪录片的电影艺术化的精细态度和创意头脑)
7拍摄实况时特写镜头多,近中景较多,远景少,全景多。(不多说了,有时拍摄现场实况
时为求完整,常用远景把整个场景包进去,然后再做推拉拍各个景别,到最后发现拍得最多的景别还是远景和中景,一点价值都没有,还不如先匆匆拍几个全景和远景中景,然后专心拍特写和近景,最后有余力再考虑多拍些其他景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