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宣传媒体的融合发展(二)
二、碎片化管理下高校宣传媒体现状目前多数高校宣传媒体是接受校党委的领导
和管理,进行日常的宣传业务工作,并对其负责。党委宣传部、网络中心等单位对校园媒体共同管理。由于机构设置、职务职能等原因,许多高校宣传媒体处于分割管理状态,容易造成新闻信息管理的碎片化与不协调。除了校报、新闻网管理相对规范以外,其他宣传媒体大都是由学生掌控采、编、播全部流程,管理较为松散,辅助性媒体更是各自为阵。这种碎片化管理容易导致高校宣传媒体在运作机制上处于分治状态,宣传媒体之间没有进行交流与互动,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难免会出现重复劳动或者漏报错报现象。
较之校园里的一些非主流媒体,高校宣传媒体凭借其行政级别享有一定的权威性。但由于长期处于碎片化管理之下,各宣传媒体各成体系,无法实现资源共享。在受众相同的情况下,同源同质新闻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既造成人、财、物的浪费,又在某种程度上导致校园宣传媒体缺乏吸引力。除了不利于媒体自身发展外,碎片化管理也制约了整体优势的发挥。特别是针对学校的重点工作无法组建有效媒体队伍,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和舆论引导,从而影响到宣传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功能的充分发挥。
三、进行融合,形成高校宣传工作“全媒体”新模式
影响力大小是高校宣传媒体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对于高校宣传媒体而言,规范化的管理仍处于导入阶段,大多数高校都存在“重宣传、轻管理”的误区,管理滞后影响到高校宣传媒体的发展。改变这种现象的关键在于改变高校宣传媒体松散无序的管理现状,构建完善的传媒组织机构,有效统筹、协调全校宣传资源,进行媒体整合,形成高校宣传工作“全媒体”新模式。
在新媒体时代,在微博、微信等新的宣传形式的冲击下,如果要持续提高高校媒体的宣传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媒体整合是一个必要的、可行的重要途径。在“全媒体”时代的当下,受众已经不满足于通过媒体单方面获取资讯,他们更愿意有意识地参与校园决策,表达个人的观点。
传统媒体基于这样的考虑,可以在校报电子版的网页上保障查阅之外,发挥网络的优势,加强和受众的互动交流。可以建立新媒体平台,凭借微信公众平台与受众有效互动。校园广播台可以通过邀请节目嘉宾、点歌、发布消息等方式让受众既能接收校园广播的相关信息,又能即时回复参与到节目中,有效促进校园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校园广播台、校园电视台等电子媒体可以在保证时效性的基础上弥补校报、新闻网在声音和画面感方面的不足。BBS论坛可定期根据学校新闻报道进行选题,设立专题,与师生保持有效互动。手机报、手机微博等手机媒体发布的信息短小精悍,能最大化地建立与受众的接触点,弥补其他媒体空间性的不足。户外媒体可以体现接近性、醒目性和灵活性。
在媒介融合、优势互补的同时,由于科技的进步,网络媒体已经可以容纳其他所有媒体咨讯的内容,所以在高校媒体整合工作中,新闻内容的策划和发布应该以校园新闻网为中心,构建较为完整的“全媒体”框架。它涵盖校报、各类杂志、校园新闻网、校园广播台、手机客户端、户外媒体等方面。
充分利用这一统一宣传平台,整合各媒体的人力资源,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宣传队伍,通过人员配备、机构设置、职责分工等措施体现媒体之间的融合。根据不同受众群接受信息方式、时间和手段的不同,对传播内容进行整合。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可同时报道全校性重大新闻,在此基础上,其他媒体可以根据各自的特点,着重报道一些动态性、娱乐性较强的新闻。不同媒体的报道应有不同侧重,各司其职,取长补短。在传播时效上,各媒体可发挥各自优势,把重要信息进行梳理,保证在第一时间发出。对传播途径进行整合,依据各个媒体的存在形式与特点,取长补短,从而实现以途径优化效果的目的。
高校宣传媒体亟待整合并有效运用。高校应该积极优化宣传媒体整合与运用的环境,健全新媒体整合与运用的机制,多方面整合新媒体资源,强化新媒体整合与运用管理平台,建立新媒体整合与运用监测预警系统,从而充分发挥新媒体整合与运用在高校中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