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影视资讯 > 宣传片制作 >

宣传片制作

脱离了内容,色彩本身没有任何意义

脱离了内容,色彩本身没有任何意义

多少人,一直在调色的路上艰难前行,起早贪黑看教程、做练习,不断的推翻自己、怀疑自己,甚至放弃自己。

我一样是这样过来的,那个时候国内还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基本就是看看国外的教程,再看看国内教程,取其精华,自我消化,这样日夜兼程。一张静帧,调个一天,无数的窗口、限定器,让素材脆弱不堪,完了还非常自嗨,其实眼睛已经被毒害,等二天再看,那是惨不忍睹。这种状态一直维持了大概两年的时间,后来在长期的工作积累中,会慢慢去否决、修正、总结经验做法、去领悟色彩更深层次的道理。

当我现在看到朋友圈那些跟我曾经同样经历的愤青,凌晨还在发before&after、节点图之类的,再配上清新脱俗的激励文案,我会默默祝福,也许几年后的他们,就变成了调色行业的中流砥柱。

这篇文章,我想分享下自己对调色的看法。

01越到后面越发现调色并非灵丹妙药

有的项目调完会觉得是一种自我侮辱

色彩作为影视作品的艺术呈现,其实是在导演前期就考虑进去的,他会通过色彩的使用搭配来强化对影片调性的设定。在影片拍摄前期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调色可以做的工作是有限的,多少人,死在自己的摄影上,根本还没来得及说色彩。

也怪自己技不如人,接到的项目大部分还是技术性修补,不能算艺术创作,在非一线城市生存的调色师,接触的大多还是普通宣传片、专题片、汇报片、信息流广告等项目,想要保住自己在艺术创作上的尊严,是一件很难的事。

色彩脱离了影片内容,本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它仅仅是一种催化剂,观众只有在get到内容后,才会关注到影片的色彩等元素。

经常会遇到一些客户、导演拿着自己完全没有艺术水准的片子,理所当然的要求调色师做一个有逼格的色彩风格,这些都是对调色的误区。因为影片太烂,故事表现力差,没有任何戏剧冲突,所以他们可以接受把绿草改成枯黄、把蓝天改成青天、把皮肤改成焦糖,总之怎么好看怎么来,的确,可能单纯从色彩上观感变得更好,实际上那部影片可能是表达上已经完全失去方向,导演反正忽悠客户,顺利拿到尾款就OK。

很多刚学调色的人不解,为什么教程里别人的素材可以做出质感,自己的却不可以?!细心的朋友可能有所感知,网上“大神”教授过程都是用了颇具艺术水准的素材,甚至在前期已经做到了极致的程度,这样都画面,经过调光后,随便做个色彩倾向都会是不错都风格,学习者往往会自我膨胀,自觉干货满满,好似已经get到调色的精髓、灵魂。我想负责的告诉你,即便你获得了“大神”针对那个画面生成的风格LUT,放到自己很烂的画面上,可能也什么都不是,这就是为什么作者在分享LUT的时候通常会附带素材的原因。

不要认为获得了某个LUT或者是某种风格的方法就能呈现漂亮的风格,实际上你们根本就不是一个平行世界的人。

调色师差不多是工作在影片制作的最后环节,也是上映前的第一个观众,遇到烂片,常常是一边调色一边Diss导演,逻辑不通、没有主线、影片结构不清,演员尬演等情况常常发生。作为调色师,拿到这样的片子,可能就是让你修复下缺陷,加点光束暗区,提亮一下肤色,做一个709还原吧。

B站抖音上学个几招几式,或者几种风格,便准备开山创祖,寻思着走向人生巅峰。他们或许还没有理解到色彩的意义,如果把它理解成病毒和细菌,影片内容就是宿主,离开了都是无法存活的。我们看影片而感动是因为画面内容的传递,触达我们心中那块最柔软的土地,引发某种共鸣,色彩其实已经退居其后了。

那些死抱色彩的杠精,自认为是各种风格的懂王,你可别瞎折腾了。

02“色彩,来源于导演思维”

色彩只有在融入了导演的想法下,落地到画面里才有能量,帮助他讲故事。

很多调色师常常说自己没有调色思路,前面讲了,色彩独立存在是没有意义的,导演不在你身边,也没有得到导演意图的情况下,你怎么会有思路?

无论怎么做,都是在导演设立的那条红线内创作。

一些野导演自己都没有任何想法,什么前期工作都没做好,充其量算一个现场执行导演吧,大部分时间在引导演员尬演,最后你问他想要什么感觉,他说得出来个鬼。

这种草台班子充斥着整个影片制作市场,这个年代导演最不值钱,什么人都可以是导演,很多时候,导演他自己都不知道要什么,对整片的艺术传达也没有想法,只能算个高级场工罢了。

当然,如何做好导演,不是该我讲的内容了。

如果你学了个什么“粉紫”、“青橘”、“红绿”等风格,强行去用在完全没有对应色彩元素的画面上,为了调色而调色,那只能说是给自己找事,闲得慌,如果你拿到的是一个烂素材,在上面花功夫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别人顶多说你动手能力强。初级调色总怀着调色改变世界的心态,喜爱强行施加风格、改色相,在自己的温柔乡里享受色彩的饕餮盛宴,忘了艺术的本质,即色彩为画面服务,画面为文字服务,你要真把自己定位成独自改变世界的侠岚,网上论坛里下一些素材片段,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内容就开始撸,慢慢会成为朋友圈那些孤芳自赏的单帧平面调色师。

03“给我带有声音的素材,更好调色”

影视作为一种画面+声音的艺术,相辅相成,有机融合,没有声音的影片,你看得下去吗?都看不下去,怎么能调下去,真是当聋哑人调色师?行吧,那你表演好一点,我get一下情绪可不?

在艺术元素缺失的情况下,其实很难理解到画面内容,本身画面一般,还缺了声音传递内容,调色又如何去考虑呢?声音往往比画面更先让人感受到情绪,所以很多电影开场都会声音先出来,同时“J”、“L”的剪辑手法也重点体现在了声音的衔接上,会让人感觉到转场更自然,说明人类在声音上get情绪是有共同点的,调色师也不例外。

盲调的话,大概就是一级还原了,把log还原到正常状态的亚子。

04“我们从生活中寻找灵感,从生活中读懂色彩”

做一个调色师,只是掌握了几种色彩风格的调整方法,是个工具人罢了,你可能还需要一个调色指导,指挥你如何去做,而独立的调色师需要能对影片综合艺术感知和理解,如果导演在旁边,还能聊上些除了色彩之外的东西,比如政治、民生、社会等可能会更好,这说明你懂人间烟火气、懂善恶有报、懂能屈能伸、懂百态人生......色彩的意义其实藏在这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