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的新作《江湖儿女》上映,这是贾樟柯所有作品中投资最高的一部,达到8000万,虽然与动辄数亿投资的国产大片相差甚远,体量在贾樟柯履历中却是前所未有,对于在小成本电影上游刃有余的贾樟柯来说,这无疑是一次难度升级,需要更为精密的商业考量与运作。
同时,《江湖儿女》也被称作是贾樟柯所有作品中最“类型化”的一部。廖凡和赵涛在其中扮演了一对山西小镇上的“江湖儿女”,并以他们之间的情感纠缠作为切面,展现了贾樟柯一直执着于描绘的话题——时代的更迭与变迁,以及这种变化对于生活在其中的人的影响。
《江湖儿女》所讲述的故事时间跨度长达17年,串起了贾樟柯的前作《任逍遥》和《三峡好人》,在戛纳影展首次与观众见面,便有人将之称作构建了“贾樟柯电影宇宙”的野心之作,也被称作是贾樟柯的“一次自我致敬”。对于这些外界的揣测,贾樟柯自己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9月中旬,我们在美术馆后街某个创意园区见到了贾樟柯,“贾科长”一如人们所形容的那样亲和健谈,就《江湖儿女》的构思以及创作侃侃而谈。戒烟7年,贾樟柯改抽雪茄,整个采访过程中点了灭,灭了点。
作为导演,如何评价《江湖儿女》中赵涛和廖凡的表演?
首先是人物的准确性和真挚。在每一个情境里面,她表现是非常准确的,非常有想象力。其次她的技术是很厉害的,很熟练的演各个年龄段,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出来的。
如果没有赵涛和廖凡,我可能也不会拍《江湖儿女》。因为我特别抗拒两个演员合作,一个负责年轻时代,一个负责中年时代,会比较割裂。我觉得表演技术好的演员有很多,但是情感真挚就不一定了。他们俩的情感,都是情感真挚,技术超群。
对廖凡的山西方言程度打分会打几分?
我已经给他打六级了。
廖凡用他的这种语言能力,还有刻苦来克服,因为他是湖南人。就我们找了山西省话剧院的老师用山西话录下来,他确实是很刻苦,一直在学。他花了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学习。
电影中既有老素材,也有新拍的部分,如何衔接新旧素材?不同年代人物的皮肤质感变化非常明显,看上去下了大功夫,能否展开讲讲?
只有开场的三分钟是老素材,三峡部分《有多少爱可以重来》舞台上的流浪歌手是老素材,其他都是新拍的。
能做到这些是综合大家努力的结果。首先是赵涛的能力,她很擅长演这种大跨度的电影,从年轻演到中年,她形体的控制能力是罕见的。
其次是化妆师、灯光师、摄影师的水平。演员的皮肤状态是依靠化妆,表演、灯光指导、摄影师共同努力的结果。
这次是第一次跟摄影指导Eric Gautier合作,他为影片带来了什么独特的东西?
Eric Gautier,著名电影摄影师,代表作品《摩托车日记》《荒野生存》《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等。
我觉得首先就是无缝衔接。Eric Gautier是我跟我之前的摄影师余力为一起决定的人选,余力为在筹备他的新片,实在没有办法来。
那谁来做呢?我们同时想到了这个Eric Gautier。他是法国人,余力为曾留学比利时,他俩就开始沟通。我是之前就认识Eric,他跟沃尔特·塞勒斯合作比较多啊。我们曾在一起吃饭聊天,但是之后联络比较少。他合作的导演都是我的好朋友,我们对电影的认识是比较一致的,然后等他来了之后,我觉得就是叫无缝衔接。
他的案头工作非常的完整。用六种摄影器材,他会做试片。《江湖儿女》技术非常复杂,除了不同的声音器材,我们不同镜头在像素上都有不同的处理,有的像素非常低,有的慢慢地升级,他做了一个摄影的总表,像一个总谱一样啊。他跟余力为不同就是余案头工作比较少,他现场比较即兴,但Eric就非常细致,井井有条。
在《江湖儿女》的拍摄上,遇到了哪些困难或是挑战?
首先最大的一个兴趣点就是怎么处理十七年的时间。我觉得就是总应该有一些电影能够用从这种漫长的时间角度去理解人。我大部分电影都是比较短的时间截面,两三天甚至一天、半年的事情、季节的变化,时间跨度都很小。
对江湖儿女来说,时间会带给我们什么其他的出发点吗?我小时候的崇拜大哥变成一个在路边吃面条的中年人的过程,这个叙事本身就需要时间,否则怎么去比较青年的风采和中年的样子,一个人竟被时间雕塑成那个样子。
接下来的挑战包括了剧本里面怎么去处理时间,因为要浓缩就要考虑方方面面。包括演员的表演,形象如何衔接?有人会去找不同的演员来表现大跨度的时间,我觉得这是个偷懒的方法,我不想换演员,人物会割裂的。有没有演员能够胜任这种表演呢?我觉得通过《山河故人》,赵涛、廖凡是可以胜任的。男性相对好处理一些,因为男性的变化不是太大。女性在每个时间段的形体、皮肤反差是比较大的,具体拍摄时如何落实?这也是一种挑战。
另外一个挑战当然就是江湖片它是一个类型,怎么样去借用这个类型片的模式,因为它是建构江湖氛围最有效率的一种方法,但又不会滑到常规的类型片,借用类型不等于滑向类型。度在哪里,是需要拿捏的问题,这些都是形式上的考验。
那么拍摄过程当中面临的问题还有大同的干燥寒冷、三峡的潮湿多雨、新疆的空旷,这些体感(在银幕上)如何反映?体感很重要,有很多电影就缺乏体感,很干。
再者就是时代氛围的捕捉跟呈现。我觉得《江湖儿女》很像一个长篇小说的写作,人物也多,时间跨度也大,关联起来的社会信息也比较多。怎么有序的来把这些信息呈现出来,整部电影内在的这个创新需求是比较大。我觉得确实到了这个年龄,可以有一些经验去处理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人物多、每组人物只有短短的篇幅,如何准确把握人物、不脸谱化,但同时又很快的能够让观众进入到这个人物的情境里面,这些都是考验。
《江湖儿女》的时间跨度、叙事格局、操作规模难度都有所上升。体力的支出也比较大,要从大同一直拍到新疆,我们不停地转场走了七千多公里。
对我来说,所谓江湖就是人际关系。这个人际关系可以有几种写法,一种就是想当然的江湖人物脸谱化,大陆的江湖跟香港的江湖一样,那是不对的。
我跟同事说,你们不要太多关注角色的身份是不是江湖人物。很多江湖人物,警察来了说他是江湖人物,这个时候他才说“我是啊。”因为他是融入到日常生活的,他根本不自知,这才是真实的,都是建立在人际关系之上的,怎么把这些人际关系写准确?我觉得是我给自己的一个挑战。我不一定能完成的那么好,但这是一个方向,我们不能总做一些聪明讨巧的电影。(文章内容来自新片场)
公司网址:www.shine-video.com 邮箱:124612589@qq.com 电话:029-89189967 13709113077 地址:济南市高新区高新3路橙仕空间8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