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影视资讯 > 宣传片制作 >

宣传片制作

如何想方设法的活下去的电影

《敦刻尔克》这是一部关于人类在生死存亡关头,如何想方设法的活下去的电影


“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problem”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哈姆雷特》当中的经典句子。在哈剧中,选择生存或死亡,这是个问题。但在《敦刻尔克》这部电影里面,选择生存或死亡,这不是一个问题。

因为所有的官兵只有一个选择:想活,想回家。

而里斯托弗·诺兰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曾表示:这是一部关于人类在生死存亡关头,如何想方设法的活下去的电影。

这次二战初期的军事事件“敦刻尔克大撤退” 是军事史上的奇迹。当时有40万英法联军被德军围困在法国东北部的港口小镇敦克尔克,这是极其险恶、生死未卜、异常艰难的9天,最终共有33.5万官兵从敦刻尔克撤回到英国。

实际上,很难用好看或者难看去形容《敦刻尔克》这部电影。观众甚至可以说这部影片完全没有逻辑呀,本来我们是要去感受战争的枪林弹雨,疯狂轰炸,人性的升华,团结一心的力量等等。可是以上这些元素克里斯托弗·诺兰都没有呈现出来给观众,至少没有按照常规意义上进行呈现,导致大家看过了这部片子之后,就有点懵了。

里斯托弗·诺兰他就是喜欢这样。《盗梦空间》烧脑,《星际穿越》同样烧脑。但起码在以往他编导的电影当中,还是对观众的口味和智力有很好的把控。到了《敦克尔克》,诺兰大导演就完全放开了某些把控,恣意的通过二战军事事件“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深层次刻画,用相当工业风和科学风的高冷手法告诉观众几个问题。

关于战争中的生存概率

其实《敦刻尔克》这部片子并不存在什么剧不剧透。因为整部影片都没有刻意去将个体归类。而且在情感表达方面的刻画也不多。107分钟的电影只有一类人,那就是想活,想回家的人。而且就算大家知道了内容,可没有走进影院去亲身感受那种诺兰电影的高冷科学风,很难靠想象去获得这种别样的感受。

影片一开始就是在敦刻尔克的某条街道上,两旁的房子甚至看不出来经过了战争的洗礼。几个疲惫不堪的英国士兵到处找水喝,找烟屁股抽。但子弹是不长眼的,也并没有因为他们的无助和绝望就放过谁。最后能顺利逃到海滩的也只有英国士兵Tommy。途中他认识了一名法国士兵。两人多次寻找生存的机会,几次登上逃生的船,事实是险境重重。

生命在战争中,脆弱得不像话。而在想活的欲望当中,每个战士也会由昔日好战友变成争夺生存资源的“对手”。当满船的战士从被击倒的大船上跳进茫茫大海,生命值根本无从计算。能支撑到下一趟救援的船只到来的人是万幸的。

诺兰导演就这样,用无数的大广角和长镜头,用写实的手法拍摄战争的真实与残酷,以及每一双渴求生存却又惶恐不安的眼睛。

而在这次“敦刻尔克大撤退”中,困于其中的官兵有约40万,最后33.5万人成功撤退。也就是说,此次战争事件生存概率超过百分之八十。这次大撤退无疑是成功的。

对,用概率来计算生命,是多么的残酷和冷漠。他们是生命,不是某件事情成功的概率,也不是值得庆祝的数据。

但是,如果在枪淋弹火当中,每天都有上百成千的战友在身边倒下。如果每一次都克制不了情绪,悲痛哀嚎,那么极有可能下一秒饮弹的就是他。从大局上说,军人在任何情况之下,都必须保持清醒的思维,用经过训练和强化的意志去做判断,去完成任务,而队友之间也可以多一分生存的几率。

诺兰没有在个体的疼痛和伟大当中下很大功夫。而是用海、空、陆三个场景作为大背景。非常真实和严谨的呈现了二战初期在敦刻尔克40万被死亡逼近的英法联军命悬一线的战争事件。

各种死亡的样本

这个话题有点残忍,也很沉重。

记得好几年前,圈宝的一个同事曾经想在豆瓣发起一个讨论,隐约记得是“关于100种死亡的方法”这样的一个话题。其实当时的出发点是想通过这样的一个讨论,唤醒人们珍惜生命,感知生命的可贵。但是最后没有通过审核。

在战场上,每一分每一秒都跟死亡如此接近。

英国士兵Tommy的几个同伴,因为躲得不够快。几颗子弹就结束了他们年轻的生命。

海堤边上等待撤退密密麻麻的官兵,德国战机一个盘旋,几发炮弹扔下来,数百条生命就消失了。

沙丁鱼一样落水的士兵,船沉了之后,燃油洒满海域,炮弹落下,大火在海上蔓延。来不及逃命的士兵,就这样沉落海底。

法国士兵在破船的底舱,躲过了其他士兵的挤兑,却躲不过蔓延进舱底的海水,始终没能爬出哪个有一线生机的出口。

17岁的少年乔治,做出了人生当中最勇敢的一次选择。响应号召跟随渔船出海营救被困战士。却死于意外。

这些生命,就这样草草的离开了人世间。

可是,这战场上,每一个平凡的身躯都蕴藏伟大。他们为保家护国而战,为世界和平而战。每一位都值得讴歌,每一位都让人敬佩。

所以,诺兰用了电影史上一大创新,并且很写实的方式进行诠释。

战场是极端容易混乱的场景,到了生死边缘,每个人都会表达出强烈的生存本能。怎么去表现以及传达那种常人难以承受的疼痛和恐惧?所以有了现在观众在影院里看到的这部电影《敦刻尔克》。

大英帝国的民族精神

说到这里,圈宝感觉神经终于可以不用崩得这么紧了。

《敦刻尔克》当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当数以千计的船只驶向岸边,有这样一句问答。战友问指挥官:“你看到了什么?”,指挥官热泪盈眶的回答;“祖国”。这句问答几乎是全片情感表达最强烈的画面。这些船只一部分来自于国家征用,一部分是自发而来。其中大部分来自英国,其余是荷兰和法国。

正是这些船只和前来营救的军舰,帮助33.5万官兵成功撤退。在军事史上,这样成功撤退的案例是罕见的。能做到这样,跟当时大英帝国的民族文化精神、海军实力,以及工业基础是分不开的。

从拿破仑战争结束开始计算,世界在大英帝国统治之下和平长达一百多年,从文化、科学到军事,乃至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及其伟大的贡献。

正是基于当时方方面面的因素,大英帝国的民族精神同时发挥在敦刻尔克大撤退这场军事战事上。诺兰作为典型的英国人,对自己国家的历史和人文都有着极为深刻的了解。

在写实的电影画面当中,我们还看到这样的场景。几十万士兵在海边排成了各种列队,当敌方的炮弹落地轰炸的时候,指挥官让大家蹲下,所有士兵都保持一个阵型下蹲,并没有慌乱或者四处逃命。有时候,这些极高的军队素养,也正是生存概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而这些活下来的官兵,经过这一次残酷的考验,大部分成为具有战斗经验的官兵。为日后的战争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这些也是敦刻尔克的兵力意义。

其实看完《敦刻尔克》这部电影之后,更加坚定了圈宝的一个信念

那就是:世界和平!(文章内容来自新片场)


济南视美文化服务范围:

视美文化创立于2001年,专业致力于影视广告、企业宣传片、企业专题片、企业微电影、城市宣传片、城市招商引资规划片等视频内容的创意、拍摄、制作,以实现了专业化,规模化经营; 公司网址:www.shine-video.com 邮箱:124612589@qq.com 电话:029-89189967 13709113077 地址:济南市高新区高新3路橙仕空间8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