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解“小清新”这种电影实践
看到小清新这个词,你的脑海里联想的肯定和我一样。
这种“小清新”的文化阶序极富生命力,在文化产业上具备了可复制再生产的能力,在电影产业中,它甚至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年轻群体的审美志趣。
将“小清新”翻译为英文,大概是“Minty、Fresh Breeze、Indiepop、fake folk、refresher、ingenue、twee (阿Q个人评价:贴切,但是本词含贬义)、soft-core、mild fresh / mild、virginal hooker、bright & narcissistic”。
还有一种译法是The “PetiteFresh & Pure”,其中petite是法语词“小的”,并且保留了阴性形式——这里留下了一个讨论性别议题的切入点。
小清新如果按照按源追溯,则可以发现一个颇具吊诡意味的过程:“小清新”最初用来描述以台湾独立音乐人陈绮贞为代表的一种音乐风格,更准确地说是产业实践。
陈绮贞,因为除了音乐之外,作为物质呈现的唱片设计(也就是后来著名的“天空、电线杆、麦田和脚丫子”)、MV(以侧逆光为主要视听语言特点),以及陈绮贞本人的一系列造型要素(如棉布裙子和帆布鞋)和生活做派(尤其是“旅行的意义”)都包含在其中。
简单来说,随着陈绮贞2005年左右在中国内地突然走红,“小清新”的词义也迅速扩大,不仅用来描述台湾独立音乐(如苏打绿、张悬等人),进而逆推到电影,村上春树、玛格丽特•杜拉斯、岩井俊二迅速被追认为宗师级的人物。
其间的吊诡之处在于,作为文化产业产品的陈绮贞等人的视觉呈现,实际上本身参照着以岩井俊二为源头的日本—台湾青春片(从《情书》、《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到《蓝色大门》)。
随即文化谱系被建立起来,并成为一种颇为有效的身份标识——在被蔓延的“主体”们看来,这一命名显然比“小资”、“布波”乃至“80后/90后”更加有效,因为一望而知,因为可以按部就班地进行自我塑造。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小清新一开始就是充分视觉化的。
小清新的电影至少有以下三类:
其一是部分青春片;
其二是部分言情片(Romance);
第三则是部分同性题材影片(Gay/Lesbian);
三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
三者皆不能算作类型电影,只能说是影片题材分类,而在“小清新”这一能指的统合下却具备了与类型电影相似的要素,这包括视听风格、叙事程式以及较为固定的观众人群等等。
电影在“小清新”的自我建构中的核心位置,实际上在小清新的经典序列中,岩井俊二的作品占据着“原典”的位置,最为重要的是三部作品:《情书》、《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和《花与爱丽丝》,这三部影片的共同内容是中学生活。
岩井俊二的电影创作是典型的日式青春片,日本文化中独特的“青春崇拜”和美学观念,加上自广告、MV中发展来的视听与剪辑手法,形成了岩井俊二的个人风格。
《四月物语》
而电影的力量则在于提供了直接的视觉呈现,为出于青春叙事缺失中的内地青少年提供了极好的想象/记忆代替物。
而这一内植过程的症候性在于,彼时中国内地影视作品中的“青春叙事”实际上已经被发明,但那是第六代电影中的(城市边缘人的)青春叙事,关乎文革后期与八十年代,与世纪之交的青少年并不能分享共同的情感结构,而无论是《十六岁的花季》、《花季雨季》、《校园先锋》、《十七岁不哭》这些更为当下和“主流”的作品仍然不能填充青春叙事之处则在于,它们始终不能摆脱说教的成分,校园故事永远在老师-家长与学生的关系中开展,即便是获得青少年观众一致认可的由高中生执笔的《十七岁不哭》也是如此。
《灌篮高手》、《棒球英豪》
文化上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内地影视剧的创作传统一贯如此,儿童片之外青春片长期处于空白状态;而产业上的原因则更为实际:在校学生彼时还不是影视作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实际上对于青少年观众而言,更为有效的显然是日本动漫(比如《灌篮高手》和《棒球英豪》)和国外影视作品。
在这种音乐-文学-电影的互相参照中,“小清新”的谱系得以建立。
从岩井俊二开始,被纳入序列的首先是台湾青春片,一个典型案例是《蓝色大门》,这一序列延伸到《向左走、向右走》、盛夏光年》、《练习曲》、《不能说的秘密》、《海角七号》、《九降风》、《一页台北》、《听说》、《星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和《逆光飞翔》。
除了与日本电影与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之外,这些另外一个叙事传统则是台湾新电影以降的,有别于又受制于琼瑶风格的“爱情文艺片”的青春叙事。进而则是更多电影,如《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该片导演行定勋是岩井俊二的副导演),《触不到的恋人》、《假如爱有天意》、《暹罗之恋》、《天使爱美丽》、《巴黎小情歌》、《朱诺》、《一天》……这是一种贴标签的行为,同时也是小清新族群反向定义自身电影品味的过程。
总体来说,小清新电影具备如下的特点:
视听语言上注重唯美造型;
十分偏爱侧逆光和魔幻时间(MagicHour)的使用;
大量使用情绪性音乐;
影片主人公均不超过30岁;
内容则以校园及毕业几年后生活中的爱情故事为主;
此外,价值判断较为主流,绝少正面涉及历史叙事和现实政治。
这一自我定义过程的有趣之处在于,在建构过程中,作为原典的岩井俊二风格深刻地影响着小清新族群的电影趣味,无论是台湾电影还是韩国、泰国电影,被称之为小清新的影片皆与之有相似之处。
2013年创票房神话的《致青春》,影片上映8周,票房成绩为7.11亿元。
一直到现在的2016年电影《七月与安生》,获得多项金马奖提名,票房已突破1.7亿元。整部电影很有岩井俊二的风格,慢慢地一种嘲讽命运的残酷。
在本土的电影创作中,小清新最先是作为电影营销元素被引入,随着小清新逐渐进入主流话语,小清新族群愈发表现出消费能力,符合他们美学的电影也应运而生。
但是“小清新”背后更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含义是什么?
沿用文化研究的“三字经”:阶级、性别和种族(国族),这三个面向上皆有明确的指向。
首先,“小清新”显然是一种具备明确消费主义特征的中产阶级青少年文化,以视觉文化开端,并落在时尚和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小清新风格的唱片价格更高,因为“手工、独立、限量”;小清新风格的摄影,单反相机和Lomo相机是不够的,是要用(最好是已经停产的那几款)宝丽来相机和老版的底片的;更不提一系列相关的时尚品牌。言而总之,小清新也并非人人玩得起。
但是“小清新”背后更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含义是什么?
沿用文化研究的“三字经”:阶级、性别和种族(国族),这三个面向上皆有明确的指向。
首先,“小清新”显然是一种具备明确消费主义特征的中产阶级青少年文化,以视觉文化开端,并落在时尚和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小清新风格的唱片价格更高,因为“手工、独立、限量”;小清新风格的摄影,单反相机和Lomo相机是不够的,是要用(最好是已经停产的那几款)宝丽来相机和老版的底片的;更不提一系列相关的时尚品牌。言而总之,小清新也并非人人玩得起。
外,“小清新”符号系统中最有趣的一点是将日本—台湾,法国、英国以及北欧国家指认为“清新的”(这一序列在中国内地的顺序则是西藏-云南-鼓浪屿-江南古镇……)。虽然这是某种对好莱坞式的美国单极文化格局的消解,即使不能被看做一种抵抗,起码也是一种文化选择。
“小清新”作为一种消费主义的面向却成功地将其转化为一种电影文化产业的生产机制,这正是反映某种社会侧面的审美总趋势。
济南视美文化服务范围:
视美文化创立于2001年,专业致力于影视广告、企业宣传片、企业专题片、企业微电影、城市宣传片、城市招商引资规划片等视频内容的创意、拍摄、制作,以实现了专业化,规模化经营;
公司网址:www.shine-video.com
邮 箱:124612589@qq.com
电 话:029-89189967 13709113077
地 址:济南市高新区高新3路橙仕空间801室